一位鄉村教師的苦樂年華
白國偉為孩子們上課
帶領孩子們讀書
關愛學生
戶外活動
白國偉獲得的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優秀黨員等榮譽證書
她27年扎根山村,堅守三尺講臺,憑著對山區教育事業強烈的責任感,始終把黨的教育事業放在首位,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傾注在她熱愛的教育事業上,把自己熾熱的愛奉獻給山區的孩子,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了一位鄉村女教師不平凡的人生華章。她就是2022年度保山市模范教師白國偉。
3月9日,星期四。在地處怒山深處的楊柳鄉栗柴小學的一片田野上,今年45歲的白國偉老師正帶著放學后的孩子們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在歡歌笑語中孩子們又度過了一個個開心時刻。
“每周四放學后開展的課外活動,是我們學校的一個固定節目,已經堅持了10多年了。”白國偉笑著對筆者說。
這個活動的啟動主要還是因為栗柴村的留守兒童多。白國偉告訴筆者,由于學校地處山區,經濟條件還較落后,孩子們的父母絕大多數在外打工,全校271名學生中留守兒童就有156人,占比達54%。
當年,為了讓這群留守兒童感受到家庭的溫暖,白國偉向校長提出設立留守兒童關愛之家,自此白國偉當起了這群留守兒童的“媽媽”。在隆陽區婦聯、隆陽區法院、北京歌路營等社會各界的愛心資助下,栗柴小學這個微型的“關愛之家”不僅有了籃球、足球、呼啦圈,還有圖書、象棋、五子棋、圍棋,也有跳繩、乒乓球等,最讓人高興的是還有一臺電視機和一臺電腦,孩子們可以在這里自由選擇玩具,也可以選擇看書,看電視,還可以用電腦和爸爸媽媽視頻聊天。
“讓學校成為孩子們最喜歡的地方,是我一直在努力的目標,我會將這份愛心延續下去,讓‘愛’不再留守!”而這份暖心舉措只是白國偉扎根山村教育的一個小小縮影而已。從教27年間,她以平常心做平常事,一步一個腳印為山區教育事業奉獻著光和熱,贏得了家長和社會各界的一致認可和好評。
以校為家,全身心投入教學服務
“課上不好,我心里不安。”白國偉認為,這是職業良心的直接反應,講好每節課是她對自己最基本的要求。
1996年7月,白國偉從保山地區師范學校畢業后,分配到家鄉楊柳鄉茶山村光明小學任教,當時學校的辦學條件非常簡陋,不通公路,山路崎嶇難行。“起風灰塵滿地,下雨地面泥濘”是那段艱苦歲月最真實的寫照。當時學校只有她和一個民辦教師,3個教學班,56個學生。她不僅要承擔半復式教學任務,還要管理學校的一切事務。她認為,我是老師,也是學生們的兼職保姆;是學校負責人,也是學校的多功能雜工。
而那時支撐她前行的信念是熱愛,是對翻山越嶺前來求學的莘莘學子的責任。由于教育資源匱乏,附近5個村民小組的學生都要到這里上學。最遠的白巖頭村民小組距離學校3公里多的路程,中間要經過梨樹田大河。每逢遇到下雨天,河水暴漲,小橋都被淹沒了,學生只好赤腳蹚水過河,到學校時常常是一身泥水。這時,她都會早早地燒好一堆火,等待學生的到來,他們也習慣性地圍在一起烤火取暖,有說有笑地擰干身上的泥水。
每當此時,心疼學生的白國偉心里總是五味雜陳。她下定決心,一定要努力鉆研業務,學習最前沿的教育教學理念,上好每一節課,讓孩子們走出大山,實現自己的夢想。
每當嚴寒的冬天到來,看著孩子們凍得發青的嘴唇,醬紫色的笑臉,開裂滲出血的小手,她一次又一次地用陶行知先生的話激勵自己:“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她常想,既然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就應當用自己的良知去履行教師這一神圣的使命——敬業愛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
就是在這樣的艱苦環境里,白國偉默默耕耘,忘我工作,無私奉獻,一干就是12年。這12年里,她執著堅守,不離不棄,度過了人生最美好的年華。
2004年6月白國偉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工作、生活中她一直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時刻注意黨員形象,工作主動,不計較個人得失,一心一意為教師和教學服務,27年來,從來沒有懈怠過,這種忘我的精神,深深影響了每位教師,白國偉曾多次被隆陽區教育體育黨工委評為“優秀共產黨員”、3次被中共楊柳鄉中心學校黨總支評為“優秀共產黨員”。
愛生如子,扎根山區教育做奉獻
“我的青春歲月猶如一團火焰,一生致力于在貧瘠的山區點燃知識的星光,日復一日地照亮一屆屆學子們前行的路。”白國偉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
在白國偉剛參加工作時,正趕上隆陽區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按上級要求入學率要達到100%,鞏固率100%。由于當地經濟落后,家長文化素質不高,再加上社會上的讀書無用論,久而久之,學生產生嚴重的厭學情緒,常常逃學,鞏固率要達到100%面臨著嚴峻的考驗。
有一次上課時間到了,她拿著書本去上課,發現所教班級有3名男生不在教室。經過詢問,得知這3名學生是馮家村的,從家里出來后就跑到山里玩去了。她很著急,萬一玩丟了怎么辦?白國偉急忙獨自一人上山尋找。她拄著拐杖,翻山越嶺,找遍了山山洼洼、溝溝坎坎,扯破嗓子也無人應答。她心急如焚,找到家長請求他們協助,終于在山頂找到了他們。原來,從馮家村到學校要翻過幾座大山,這3名調皮的男孩不想上學,就跑到山頂用樹枝搭建了一座小茅屋,在里面玩耍,玩累睡著了。經過這件事后,她高度重視,此后在課堂上發言,優先照顧他們3個,作業優先批改,適當降低對他們的要求,使他們獲得成功的愉悅,從而樹立自信心。課下,找他們談心,一有空就把他們叫到宿舍一邊陪他們做作業,一邊對他們進行思想教育,放學后匆匆吃過晚飯,她就到馮家村找他們輔導功課。
2014年撤并校點后,因工作需要,白國偉被分配到本鄉栗柴小學任教,學校位于楊柳鄉東北方的小海壩之濱,海拔2327.9米,屬冷涼山區。這是一所以白族為主的寄宿制學校,鞏固率要達到100%同樣面臨著嚴峻的考驗。為了留住孩子,白國偉協助校長設計了符合本校的教學理念,把“經典國學、非遺文化、瑪瑙文化”引進校園,開設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
來到這所學校后,除了認責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學任務外,白國偉還主動承擔了很多業務。如村完小教研工作、學籍工作、統計工作、還負責附屬幼兒園管理工作等。每年9月份是各種表冊上交最多的時候,交表時間又緊,為了不耽誤老師們的教學工作,她盡量不請其他教師幫忙。因白天有教學任務,所以做表冊的時間多數在晚上,有時網絡不給力,常常加班到大半夜。每年的節假日放假,別的教師都外出旅游,可她還在家里做普九表冊、檔案表冊、學籍表冊等。
“成就一個學生,幸福一個家庭,為獻身家鄉的教育事業奉獻青春,為教育揮灑汗水讓我甘之如飴。”白國偉說?!?/p>
學無止境,潛心研究提升業務素質
孔子說:“為人師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在日常生活中,白國偉嚴格要求自己,處處以身作則,做學生的表率。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學生不講臟話,自己帶頭使用文明用語;要求學生按時完成作業,首先做到及時批改每一份作業。
從教27年來,白國偉擔任小學班主任27年,承擔小學語文、數學、音樂、體育、美術等教學工作。由于上復式班,要保證教學時間,又要開齊課程上足課時。所以她從早到晚穿梭在兩個班中講課,課余時間又要備課,晚間還要家訪,為保證第二天早上能把作業發給學生,及時反饋,她常常連夜批改,經常工作到后半夜。有時累得不行,就躺在床上睡一會兒,睡醒一覺又接著改。當第二天學生接到批完的作業時,非常驚訝,也非常感動。她擔任班主任期間,沒有發生一起安全事故,所帶班級形成了良好的學風班風,受到同事的好評和上級表彰。
學生們常常說:“白老師對我們那么好,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也要當老師。”27年來,白國偉就這樣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學生,讓他們走上了成長的道路。如今,有的學生已經走上了工作崗位,有的如愿以償當上了鄉村教師,而伴隨著許多榮譽的她依然頑強地堅守在山村學校。
“遙遠阻擋不了學習之心,山水隔斷不了教育之情。”白國偉深深懂得,良好的師德體現在對學生的關愛,對事業的奉獻,更體現在教師的專業化發展上。鉆研教材,研究學情,提高業務水平,是她任教以來不懈的追求。通過不斷的自我學習、自我充電,白國偉掌握了課改新理念,并把它們實踐于課堂。在她的執著努力下,所教班級教學水平逐年提升!多次在期末教學質量監測中成績優秀,榮獲“教學質量成果”獎和學科獎,受到楊柳鄉人民政府表彰和獎勵。尤其在剛過去的2022年春季學期市級統測中,她任教的四年級數學平均分95分,及格率100%,優秀率100%,在隆陽區同年級338個班級中,所教班級位居第15名,比上一年提升了151個名次。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假如生活真的有輪回,我還會選擇教師這一職業。獻身教育,青春無悔;甘受清貧,我心依然。”白國偉堅定地說。
責任編輯:錢秀英 編輯:段紹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