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達社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夯實鄉村振興基礎
本網訊 龍陵縣象達社區駐村工作隊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緊緊圍繞市委“3815”奮斗目標,履行駐村工作隊職能職責,深入象達社區26個村民小組召開戶主會,認真組織開展普法強基補短板專項行動,找準象達社區鄉村振興短板弱項,從夯實基礎提質效、補齊短板求突破、立足優勢創特色上下功夫,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一、堅持理論武裝提素質。一是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決擁護“兩個確立”,自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確保黨的二十大精神入腦入心、落實落地。二是充分發揮駐村工作隊作用,采取理論和實踐、歷史和現實、當前和未來相結合的方法,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宣講方式,廣泛宣傳黨的新思路、新戰略、新舉措,將黨的聲音傳遞給廣大群眾,讓黨的二十大精神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引導群眾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切實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三是深入群眾調查研究,找準群眾需求,圍繞楓斗加工、刺繡、油紙傘傳統工藝、竹篾編制手工等技能,開展針對性、目的性、專業性技能培訓,強化專業技能培訓,增強群眾專業技能,促進群眾增收。2023年,共深入26個小組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26場次,組織技能培訓5場次,參訓群眾3600余人次。
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
二、注重產業發展促增收。一是抓實抓細脫貧人口持續增收三年行動,嚴格落實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協助象達社區完成2023年第一季度脫貧人口增收數據錄入,激發群眾內生動力,促進脫貧戶收入穩定增長,堅決守住防止規模性返貧底線。二是堅定不移推進產業振興,挖掘“土”的資源,放大“特”的優勢,提高“產”的效益,提高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水平,推進高原特色農業產業化、規?;?、標準化、品牌化。三是按照產業化、規?;?、標準化、品牌化要求發展特色農業,立足象達社區氣候溫涼、水資源富足等優勢,找準主導產業,引進種植楚粳48號特色水稻10畝,做實“土特產”文章,有序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四是利用營盤小組自然景觀,在保持自然景觀原貌基礎上,增強群眾主人翁意識,激發群眾主動性,發動群眾投工投勞,沿路支砌花臺種植花木,持續推進紅花油茶1000株、櫻花100株、山茶花10株種植,持續打造“雞蛋坡”“情人坡”景觀,推進綠美鄉村建設。結合發展特色農業,體驗采摘樂趣,逐步推進鄉村旅游,促進農旅融合發展,拓寬群眾增收致富渠道。五是優化產業布局,積極謀劃產業,大力發展烤煙種植、肉牛養殖、煙后包谷種植等傳統產業,做大做強傳統產業。
共謀產業發展
三、加強基層治理強保障。一是聚焦事關社會穩定和與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宣講為重點,開展普法強基補短板專項行動,宣講《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等法律知識,引導群眾注重學習法律知識,增強群眾法律常識。二是聚焦“6類重點人員”,即初中文化以下的農村青壯年、外出務工人員、農村“三留守”人員、不良行為青少年,瑣事口角、婚戀家庭、鄰里關系、經濟糾紛等矛盾突出雙方當事人,以及涉法涉訴的纏訪鬧訪人員、社區矯正對象、刑釋人員、社會治安重點人員等特殊群體,大排查、大摸底、大普法,維護重點人員穩定。三是聚焦推進鄉風文明建設,強化黨組織引領作用,著力整治高價彩禮、大操大辦行為,創建母慈子孝、妯娌互敬、鄰里和睦、團結奮進、村莊和美等新風尚。結合風俗習慣、重要時點、重大節日等,組織村民集中開展大掃除、大清潔。四是聚焦人居環境提升工作,持續推進村莊清潔行動,大力開展“三清一改”,因地制宜拓展內容、提高標準,突出清理村路兩旁、河道溝渠、背街暗巷等重點區域和死角盲區。著力治亂,鼓勵使用綠色、環保包裝袋,積極推動解決塑料垃圾亂丟、小廣告亂貼、“三線”(電力線、通信線、廣播電視線)亂搭等頑固性問題。見縫插綠,引導農民群眾通過栽植果蔬、花木等開展“四旁”(水旁、路旁、村旁、宅旁)綠化和庭院美化,就地取材裝點村莊環境。五是聚焦建立健全常態化清潔制度,通過“門前三包”、村規民約等明確村民責任,深入開展積分兌換、紅黑榜、美麗庭院建設等活動,激發群眾積極性,發動群眾自覺經常打掃屋內屋外、村內村外,常年保持村莊干凈整潔有序。 六是聚焦安全生產工作,樹牢安全生產意識,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圍繞雨季防汛度汛工作,開展自然災害隱患點大排查,引導群眾及時清理溝渠淤堵,清除溝邊雜草,確保溝渠暢通,做實防汛度汛準備工作。圍繞森林防火工作,引導群眾安全用火,提升群眾森林防火意識。圍繞交通安全工作,引導群眾及時清除道路旁影響行車安全飼料草,確保行車安全。
開展普法宣傳活動
責任編輯:錢秀英 編輯:段紹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