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cronym id="vmuoo"></acronym>
        <acronym id="vmuoo"><label id="vmuoo"></label></acronym>

      1. 歡迎訪問保山新聞網,您可以選擇訪問: 保山市 隆陽區 施甸縣 騰沖市 龍陵縣 昌寧縣

        保山搜索

        首頁 保山新聞網 施甸縣 施甸新聞

        菠蘿社區:借船出海 盤活文旅資源揚帆鄉村振興

        2023-03-16 16:08 保山日報

        “沿著干凈整潔的青石板走進菠蘿社區楊家村,兩旁是整齊的綠化和流水潺潺的關市河。青石板盡頭是有著百年歷史的惠仁橋,站在老花橋上可以一窺兩村厚重的歷史文化和美麗的鄉村新面貌。還有30多位工人正在忙碌著建設關市街商鋪和鋪修街道。”走進菠蘿社區關市街映入眼簾的就是這么一番景象。

        施甸縣仁和鎮菠蘿社區在鞏固整村推進脫貧工作成果的基礎上,借助鄉村振興項目幫扶,以“黨建+產業+文旅融合”為抓手,以濃厚的“歷史文化”“民俗文化”為引擎,以“綠色生態”為依托,深挖鄉村特色美食,以“河”為點重新打造可以輻射“一河兩村三室四景五寨”的關市河景區,促進鄉村全面振興。

        1cb807a2f4d79065036f263804e585c9

        菠蘿社區黨總支書記李朝潤介紹,“菠蘿社區有著百年風雨橋、三溝頭龍會、東山寺文物保護區、關市街茶馬古道等很多的文化遺跡,三溝頭龍會每年有三五萬游客聚集,飲食方面有甜白酒、脆心甘蔗、火燒肉拌豆粉等特色美食。一直以來,社區黨總支就在考慮著怎樣利用發揮好這些資源優勢。黨總支還帶著黨員干部到哈寨草皮街參觀學習,要讓黨員干部轉變思想,樹立起挖掘地方特色產業優勢,找準市場出路,想方設法讓群眾增收。”

        菠蘿社區充分利用關市河特色資源統籌規劃,把自然風光、非遺文化、民俗風情及古建相結合,深入挖掘景區景點、歷史文化、自然生態等資源稟賦,深層次、廣角度、寬領域地打造以產業為核心、文化為靈魂、旅游為主線的文旅融合特色項目,依托“文旅+”發展模式,打造“百年關市街”周末經濟文化旅游品牌,推進了文旅融合和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

        目前菠蘿社區以創建關市街休閑集散地為龍頭,投入1600多萬元,從關市河入口至東山寺新鋪青石板路2.75公里,新架100盞觀景燈,新建69間特色鋪面,推動紅谷田水庫、關市街、東山寺3個項目的包裝實施,重現百年關市河茶馬古道風貌,打造出生態游、綠色農業游、民俗風情游的游玩路線。在街區周邊新建了景觀橋、人行橋,并對老花橋進行了修復改造,建了一條特色商鋪街,將其打造成包含地方特色小吃、商品、手工藝品的特色街區。

        李朝潤說:“關市街文旅經濟走廊還在建設中,就有很多群眾就謀劃著銷售特色美食。施甸的很多商家也主動前來咨詢鋪面出租情況。有幾家企業提出幫助做綠化。同時社區黨總支還要引導群眾借助周末經濟發展小菜園,讓游客在休閑旅游的同時買到原汁原味的生態蔬菜。讓文旅產業作為群眾新的增收點。”一直關心著關市街建設大道的楊家村民小組李朝亮說:“準備開一個小店,賣草帽、草墩子等工藝品。”

        同時,為創造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的美麗環境,讓“頭回客”變為“回頭客”,菠蘿社區深挖本村資源稟賦的同時,加大了農村人居環境提升改造。投入5輛保潔車提升清掃力度,組建了由22名村民組成的保潔隊,并組織保潔員一個季度開展一次現場“大比拼”,通過“曬、比、評”的方式,有效提升了全村人居環境質量,也推動了環境衛生清理即時化、人員動態化和管護常態化,不斷刷新鄉村“顏值”,為全面開展鄉村振興扮靚底色。

        李朝潤說:“為了留住游客,打造精品工程,我們還要鼓勵周邊村民發展農家樂,真正盤活周末經濟。目前,已經基本完成沿河商鋪的建設,下一步將完善相關的配套設施建設。將鄉村旅游與第一產業進行融合,實現傳統“一產”,接“二”連“三”延展農業產業邊界,積極打造設施農業、觀光農業和采摘農業。不僅帶動周邊壩區內果品采摘、特色種養、農業觀光,也增加了鄉村旅游的吸引力,形成“流量”效應推動農民增收致富。”

        王薇茜 郭金燦

        責任編輯:錢秀英 編輯:錢秀英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亚洲无码黄色视频